這篇文章分享 2021 年我在 iski 滑雪俱樂部學習滑雪的單板 (snowboard) 中初階課程心得,花了幾乎一年的時間學習一項運動,再幾堂課就上完了,今年冬季應該出不了國,去年 12 月報名課程後,原本以為 2021 年冬季可以出國滑雪來檢核在室內學習的成效再分享課程心得,不過因為 Covid-19 ,這一、兩年的時間不會出國,所以只好先分享在 iSki 上課的心路歷程囉!
本文索引
Ski(雙板) 與 Snowboard(雙板)怎麼選?
2020 年12月 iski 滑雪俱樂部來新竹縣竹北展店,在開幕期間有體驗課程有優惠,先前就觀望這家很久,在思考要不要每次都舟車勞頓,從新竹到台北上課,考慮很久都沒有決定,既然來新竹展店,當然毫不考慮就報名下去,不過離竹北店有點距離,所以我在家直接預約體驗課,在預約體驗課前要先決定體驗 Ski 還是 Snowboard,若直接去店裡詢問的話,教練與助教們可以先幫您分析兩者的差別及根據聊天過程來推薦適合哪個,當然也可以像我一樣直接報名體驗課。
網路上蠻多人分析 Ski 與 Snowboard 的差別,但對於不常運動或者平常根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是無法理解兩者的差別,我當初就是這樣。
分析 Ski 與 Snowboard 兩者的差別,除了使用裝備不一樣、技巧也不同外,其實可以把 Ski 當成直排輪、溜冰;Snowboard 當成滑板、衝浪看待,它們之間使用的技巧有七、八成相似,比起玩直排輪,我更想要玩滑板或衝浪,這樣的比喻會更容易選擇,也不容易後悔。
另外,可以將怕不怕跌倒納為考量,Snowboard 一定會摔,不管是往前摔還是往後摔,在還沒上手前,人人都會摔,因為兩腳綁在板子上,平時不運動的我來說,要去平衡重心是有難度的,教練控機再怎麼厲害,只要自己的重心沒掌控好,一定會摔到,所以怕摔的朋友,ski 會是你的好朋友。
iski 的體驗課心得
雅潔分別在 2020 年 12 月及 2021 年七夕在 iski 滑雪俱樂部,體驗了 Snowboard 和 Ski 的課程,雖然官方說是體驗課,但體驗課跟正式一級課程內容是一樣的,個人覺得這樣的設計蠻好的,是否喜歡上課形式、環境、教練、設備 …… 等等,體驗課就能感受到,不會發生體驗課與正式課程有太大的落差。
前往報名:iski 滑雪俱樂部體驗課程
若體驗課就通過一級考核的話,報名正式課程就能從二級開始上,教練會根據學員的能力程度來建議上課等級,我在體驗 ski 課時,同班的同學因先前在日本雪場已經上過課,基礎技巧都沒有忘記,在課堂的最後考核,就直接考核通過一級、二級,教練直接讓他報名三級課程,不過那位同學是特例啦~大部分的人都還是從一級開始上,若有想要加強技巧的老手們也可以來 iSki 上課,因為這裡就是根據程度上課,沒有說一定要從一級報名上課。
延伸閱讀:iski 滑雪俱樂部 - 課程等級分級表
雖然我在 2020 年底就已經報名 Snowboard 課程,不過後來想滑滑看 Ski 是怎麼樣的體驗,所以在七夕特惠時報名了體驗課,課程後真的確定我不愛 Ski,並不是因為滑不好,滑 Ski 比 Snowboard 更有天份,Snowboard 當初體驗課考核沒過,需要從一級開始上正式課程,Ski 反而考核過了,只能說擅長不一定會喜歡,喜歡的有可能很有挑戰。
只是玩玩,有需要報名到中階課程嗎?
滑雪課程費用很貴,除了有點經濟的家長會讓小朋友學習整套,像雅潔這樣已經出社會的大人,只是想玩玩,出國滑雪能移動,不要跌倒受傷,拍個網美等級的照片、影片,這樣還需要報名到中階課程嗎?
當初雅潔在體驗課玩得實在快樂,沒搞清楚中、初階的最大差別在哪,就毫不客氣的一起報名,畢竟開幕優惠享九折,目前為止並沒有後悔花錢在中階,反而是還蠻感謝那時衝動的自己。
初階學完,基本上在雪場可以安心移動,想去左邊就去左邊,想去右邊就去右邊,Snowboard 初階課程學完,雖然可以前韌(toe-side)或後韌(heel-side)左右移動,但每次滑行只能滑其中一韌,無法隨意切換,因為在初階沒有學到如何在 “行進間” 換韌,行進間換韌是需要學習的,如果沒有學到換韌技巧,讓肌肉記憶感覺,第一次在雪場想要換韌是很容易卡到雪而跌倒,若不想要跌倒又想要換韌,那就只能停下來在原地翻身來換韌。
中階學完就能在雪場帥氣移動,在 iski 學完 Snowboard 中階課程,就會 J Turn、C Turn、S Turn,這些看似專業,好像一般人不太會用到,但實際上,這些技巧最大的關係是能否自由換韌,換韌的好處是後韌蹲累了可以換成前韌跪著滑或者前後前後的輪流滑,不用停下來翻身換韌。
另外,中階課程的重點是直滑減速 / 剎車,初階的強力落葉飄僅僅只學會橫滑剎車及橫滑左右移動而已,一級課會學到直滑,直滑控制重心不跌倒,但直滑無法直接剎車,需要透過轉韌才能剎車 / 減速。直滑是 Snowboard 滑起來最帥的姿勢、最快的速度,若沒有學會直滑減速 / 剎車,是沒辦法直滑的,不然會很危險。
雅潔剛學完初階時,雖然會左右移動了但不太會滑,很難百分之百控制去的方向,當然也很有可能只是滑行的里程數還不夠,所以滑得不是很順。不過前韌剛學完時,真的有後悔報名中階課程,那時覺得太難了,Snowboard 真的比 Ski 難,平時沒在運動,肌耐力完全不行,前韌強力落葉飄考核也是免強通過,但每次前韌滑行都累得像隻狗,超難、超累的。
不過上了四級學會 J Turn 之後,初階的技巧反而變得容易,中階也沒有當初想像的可怕,畢竟在機下看機上的同學從橫板轉直板下滑,那個速度看起來嚇死人,但真的學會之後反而覺得很好玩。
若當初沒有報中階,我可能會覺得滑雪超難,要從山頂俯瞰山下滑行下來,心理壓力會很大,但學了中階之後,反而很期待到時去雪場俯瞰景色。
這就是基礎換韌
在 iSki 上課的好處之一是他們都會將每次上課影片上傳到雲端給學生下載,回家可以複習動作,看影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一環,滑雪其實只要姿勢對了、重心對了就能開心滑行,在家雖然沒有模擬機可以練習,但看著上課動作,在平地練習肌肉的使用,上機後就會變得簡單。
換韌是 Snowboard 的最重要技術之一,C Turn 只是換韌技巧中最基礎的,再難一點就是 S Turn,不過我覺得學會 C Turn,第一次去雪場玩耍應該就能很開心了。
在室內學習滑雪是一件很棒的事
在 iSki 滑雪俱樂部學習單板 (snowboard) 中初階課程的過程,我會給予很高的評價,也認為這筆錢很值得花,雖然過程中難免少不了挫折,尤其是模擬機沒有實際雪地失敗容忍度那麼高,就連有經驗的助教、教練們剛開始接觸模擬機,也會因為微小的錯誤而跌倒,在模擬機上需要正確的姿勢、重心,才能不失敗,而在雪地上姿勢與重心都能自由的調整來避免跌倒,不過新手還是必須經歷跌倒的過程,才能抓到重心與姿勢的控制,不然 Snowboard 就不會是大家公認較難上手的雪場運動。
有一陣子挫折感實在太大,大到想要放棄學習,畢竟沒有一定要會滑雪才能去雪場啊!到時參加滑雪體驗團就好,能記錄人生趣事,不用追求完美、太厲害。不過 iSki 的教練們都很友善,在課後都會關心學員的身心狀況,在挫折期間,我直接跟教練說:「滑雪太難,不適合運動白癡,好想放棄。」教練分享他當初滑雪也有遇到挫折的經驗,也告訴我他們如何克服,連擅長運動的教練學習滑雪都會遇到困難了,像我這樣運動白癡遇到困難是很正常,放棄很可惜。
做不擅長的事,就是會遇到瓶頸,所以不容易做到是很平常的事,只要靜下心、好好練習,累積滑行里程數,挑戰成功不擅長的事,就能幫自己的人生紀錄立下旗幟。
如果面對不擅長的事,練習遇到挫折就放棄,那會錯過太多風景,在挫折感過後,調整心態重新出發,面對不擅長的姿勢多多練習直到成功,相信自己做得到就一定做得到,只是時間問題,後來沒想到 C Turn 上了兩堂課就能有那麼好的表現,開心的我趕快把課程紀錄剪成精華,好好回味。
不認識我的人還以為我很會運動,認識我的人看到這樣的表現也嚇了一跳,怎麼突然對運動那麼擅長了,很期待疫情結束後,去日本、瑞士滑雪。
你喜歡滑雪,也想要體驗滑雪的感覺嗎?還在猶豫要不要報名室內課程嗎?希望這篇有幫助到你,希望未來在雪場可以與你相見。